與馬偕共同研發晶片,一滴血速測心肌梗塞
2016-05-19

未來只要指尖一滴血,等上十二至十五分鐘後,即可判斷心肌梗塞的風險。這項由馬偕紀念醫院、台北科技大學和台灣奈米碳素公司共同研發的「生醫檢測晶片」,今年七月將展開人體臨床試驗,最快一年後可商品化量產上市。

 

7月人體試驗 最快一年後上市

 

臨床實驗主持人、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張文瀚指出,心肌梗塞導致心肌損傷,會釋放心肌酶到血液中,因此透過「生醫檢測晶片」讀取心肌酶,數值越高,心肌梗塞的風險也越高。

他說,目前心肌梗塞患者到醫院抽血檢驗,需半小時至一小時結果才能出爐,有的病人因此錯失黃金治療時間,有人甚至還在接受心電圖檢查就快速惡化。「生醫檢測晶片」只需十二至十五分鐘就可得知心肌梗塞的風險高低。

 

15分鐘立判 掌握黃金治療期

 

張文瀚表示,這項研發重要的意義在於可改善目前醫療行為,以往只要出現心肌梗塞急性症狀,如胸悶或胸痛等,患者都需到醫院採血檢驗。「生醫檢測晶片」上市後,患者可在家先行自我檢測,供救護人員或醫師參考,評估是否有緊急就醫的需求。

他指出,心肌損傷四小時後心肌酶才會明顯升高,因此檢測上有「偽陰性」。如果患者不適,檢出的「風險值」卻不高,可過三、四個小時後再測一次,如果確實升高可及早治療,有助於病患後續恢復情況更佳。

另外,有些心肌梗塞是以頭暈、冒冷汗等非典型症狀表現,透過晶片也可及早檢測,避免錯失治療時機。

 

張文瀚說,馬偕醫院平均每天有廿至廿五名出現胸悶、胸痛等相關症狀的患者就醫,其中二至三名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,冬季氣溫低時,甚至一天就有五至六名患者;臨床實驗將從馬偕醫院急診中類似症狀的患者採取樣本。

 

台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黃榮堂指出,「生醫檢測晶片」是利用生物DNA片段偵測生物標記,除了心肌梗塞,只要檢驗血液成分可察覺的疾病都是未來可發展方向,例如血液中的癌症生物標記或急性腎臟炎等。

 

2016-05-19〔記者吳欣恬/台北報導〕

來源出處:自由時報電子報
網址連結: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991340